“包干制”助力破解石墨烯材料产业化难题 天天讯息
(相关资料图)
4月14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获悉,该院科研团队研发的蒙烯玻璃纤维材料顺利实现风电叶片样机吊装,未来将应用在风电除冰等民用领域。
石墨烯玻璃纤维布 沈春蕾摄
据了解,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于2016年由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团队牵头筹建,2018年10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正式挂牌运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是一家专注前沿材料领域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北京市科技攻关机制探索的“试验田”。
目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已建成多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并与多家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刘忠范告诉《中国科学报》,为解决企业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院创立了“研发代工”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定制型研发,目前已成立2个研发代工中心。
《中国科学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为打造坚实的石墨烯优势基础,保障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发展 “生命线”,北京市在2018年设置独立科技专项,逐年滚动支持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平台搭建,让科研人员得以持续、稳定地开展研究工作。
与此同时,北京市在2021年开展科技专项“包干制”试点,试点支持定点机构以成果为导向,充分赋权机构开展技术攻关,按照“包干制+负面清单”形式予以落实。
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航向《中国科学报》介绍,“包干制”的实施赋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更高的研究自主权、经费使用权,让研究院可自行制定优势方向,持续深耕,也让科研人员摆脱“写本子、做预算”的枷锁,专注于科技攻关,加速技术成果产出与工程化进程。目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专项“包干制”试点单位,并已连续2轮支持。
今年3月,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首轮“包干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综合绩效评价优秀。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指出,为推进研究院技术对接市场,引导技术攻关“有的放矢”,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研究院同步成立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研究院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裁许莉介绍,依托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前期技术攻关与积累与公司专业化市场运营,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实现全年营收超6000万元,较2021年提升超过5倍,并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